好看的小说《打造现代化》推荐大家一读,这本小说的主角是朱高彻朱棣,主要讲述了:一切都是四皇子朱高彻的错!四皇子朱高彻不仅大搞旁门左道,耗费国力,还私斩朝廷大员!这不仅仅是监国不利,更是在毁我大明根基!而京城的百官不仅不谏言,反而听之任之作壁上观,更是大大的‘奸臣’!思路捋正之后…
一切都是四皇子朱高彻的错!
四皇子朱高彻不仅大搞旁门左道,耗费国力,还私斩朝廷大员!
这不仅仅是监国不利,更是在毁我大明根基!
而京城的百官不仅不谏言,反而听之任之作壁上观,更是大大的‘奸臣’!
思路捋正之后,南直隶的大臣们眼冒精光!
紧接着,以南京朝廷百官为主,南直隶儒士文人为辅,数不清的弹劾折子如雪花一般朝北伐的朱棣处飘去!
……
宣府!
朱棣看着一茬接一茬,几乎不间断的信使,再一转头看着那薄薄的,堆得比他人都要高的折子。
整个人都头皮发麻!
自己才刚走半个多月,还没开打呢,朕的大明就乱成一锅粥了???
那三个臭小子到底监的个什么国!?
朱棣气的吹胡子瞪眼,大口吸气,生怕一个不小心背过气儿去!
刷!
随手拿过一个折子一看,不出意外,果然是南京官员弹劾老四和太子的折子!
什么老四监国不利、大动土木、劳民伤财实乃祸国乱民之举……
还有什么太子不修仁德,私斩朝廷二品大员……
瞧瞧,这话里话外的都几个意思,想让老子把儿子都砍了,然后老子的大明给你们不成?
是太子不修仁德,还是朕太仁德了?
找死也不是这么个找法吧!
朱棣深吸了口气,平复了一下情绪,眼里带着让人捉摸不透的精光!
一旁!
跪了一地的人里,杨士奇将头低的很低,想为太子说话又不敢开口,其余人更是大气不敢喘!
只有朱高燧,虽然是低着头,但眼里却带着幸灾乐祸!
他对于自己的锦衣卫被老四抢走,老头儿不管这件事,心里一直都非常不爽!
也有心慌!
因为锦衣卫里不仅有无数别人的秘密,也有他的秘密!
而老头儿啥都不管,就这么任由老四胡来,他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了!
现在老四作死,老大跟着作死,他不当场大笑两声只是单纯的谨慎(怕死)。
忽然!
就在气氛愈加压抑时,朱棣开口了。
“老三,京城里现在到底是怎么个情况?”
闻言,朱高燧喉咙咽了口唾沫。
幸灾乐祸归幸灾乐祸,对于朱棣的问候朱高燧可不敢怠慢,连忙回道。
“回皇上,儿臣因为锦衣卫权柄不在,也是刚刚才得到消息……”
“似乎是在京城监国的老四,研究出来一个叫蒸汽机的机器,不仅能让马车不需要人力畜力就能走,还能运用在其他方面上!”
“运用在马车上,能直接让马车走,运用在纺织机上,能替代人力,让纺织机自己工作,不需要手艺娴熟的工人。”
“甚至也许还能运用在船上,让船不需要风帆就能航行!”
“老四研究的蒸汽机,除了运用在船上还有待考究,其他不论是蒸汽马车还是蒸汽纺织机,都已经做过实验,确定可行了。”
说到这,朱高燧多少有些嫉妒,嫉妒朱高彻的发明,只要不傻都看得出来,等蒸汽机落实之后,绝对是滔天大功!
但嫉妒也没用,谁让他没那个脑子呢。
至于谎报或者瞒报,他还没那么傻,这么大的事儿根本瞒不住!
朱高燧强低着头继续说道:
“不过蒸汽机虽然不需要人力畜力,却需要煤炭或者木炭,因为只有烧煤,将水烧开之后蒸汽机才能运转……”
“儿臣初听之下也觉得有些荒谬,但传信的几波锦衣卫俱是以人头担保,儿臣才相信了,结果还没来得及禀报父皇,不成想……”
“还有前户部尚书陈正被斩一事,原因是陈正为了一己私利而煽动舆论,损害了朝廷的威严!”
“但老四和太子大搞土木,要组建新的冶金局、织造局,调动工匠十数万,钱银资物无数却是真的!”
朱高燧接连说道。
虽然没有隐瞒,但最后却拱了把火,并且话里话外的不离自己锦衣卫被抢,以及甩锅!
但,知子莫若父!
朱棣瞥了朱高燧一眼,这个老三的那点小心思他清清楚楚,但懒得理会,他自有思量!
摸了摸胡子,朱棣没再言语,而是沉思起来。
陈正敢煽动舆论,还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朝廷威严,直接砍了算他便宜了!
砍得好!
对于陈正被砍,朱棣非但没有生气,反而有些开心!
陈正肥的流油,老大抄家应该能抄出来不少银子,这下户部宽松了,自己是不是能多打俩月了?
至于蒸汽机……
不需要人力马力就能跑的蒸汽马车?
而且蒸汽机还能放在纺织机上,替代纺织工?
甚至能代替船帆,让船动起来?
然后这么厉害的蒸汽机,只需要烧煤烧炭就行了??
真的假的?
朱棣看了看老三的模样和这些弹劾的折子,心下了然,八成是真的了!
如果都是真的,那组建新的部门也合情合理。
反正兜里有几个钱,老大心里肯定有数,有钱随便弄,反正是利国利民!
……前提是不动他北征的款子!
他倒是有些好奇,也可以说是期待,那只需要烧煤、不需要马拉就能跑的马车……
也不知道耐力如何,能跑多久多远!
如果能一直跑,这简直就是无解的后勤神器啊!
想到这,朱棣眼中精光一闪,看向了跪在地上低头不语的杨士奇!
“杨士奇,你可知民间木炭和煤炭价值几何?”
听到问话,杨士奇抬起头想了想。
“回皇上,在民间,400钱就能买一百斤的木炭,长装大炭则需一吊半,一千五百宝钱左右,而煤炭则价格要便宜许多!”
“而我朝有专门的制炭、制煤厂,由于一直不是很重视,以及人力和运输力的限制等原因,产量不是很高。”
“但如果能加大力度,那么想要得到大量煤炭木炭并不难!”
思虑片刻后,杨士奇言之凿凿的回复着朱棣!
他本就是内阁大学士,不论是民生还是政务都谙熟于心,此时不仅回答了朱棣的问询,同时还给出了延伸的见解!
因为他猜到了朱棣问话的目的!
果然不出杨士奇所料,朱棣闻言之后眉头略微舒展了些许!
小说《打造现代化》试读结束!